
我交換的學校是Kaist,這間學校的中文名字呢?硬要翻會翻作韓國科學技術院,包準三秒忘記的沒有重點的名字。韓國目前的學校排行,是首爾大學第一,高麗大學、延世大學爭第二,這三所大學的英文拼音取第一個字剛好就是SKY(Seoul,Korea,Yonsei)!在韓國如果你說你畢業於SKY,旁人一聽會「屋~~~」 驚呼兩下表示讚嘆!啊嗯溝~在理工科學方面,我交換的學校Kaist才是No.1,但我交換的首爾校區只有商學院MBA,知名的理工學院在離首爾兩個小時車程的大田校區,號稱韓國MIT來著,有沒有好像有點厲害?韓國同學說從校門口坐計程車,會被計程車司機攀談「少年耶~你一定很聰明齁!才能讀這間學校!」 但我怎麼只有被計程車敲竹槓的份,之前跟朋友去東大門吃八色烤五花,時間晚了搭計程車回學校,司機竟然不跳表亂喊價,平常大概八九千的路程,喊到四萬塊!「敢敲我竹槓,你為什麼不去吃便便呢?」 最後三萬塊成交,但老娘我氣到冒煙了,司機好像知道我怒了,一直用破英文+簡單韓文,稱讚我很聰明才讀的到Kaist,老娘我持續火大完全不想理他......嘖!
(提醒:晚上不要在東大門歷史公園站附近搭計程車,那附近是東大門批發商圈,晚上有很多批客坐計程車來回搬貨,計程車會坐地起價,上次聽到朋友被開價八萬覺得扯翻天,輪到我自己被開價四萬,還是好不爽啊!)
Kaist首爾校區有四個MBA program,分別是科技(Technology MBA),傳播(Information),財金(Finance MBA)及綠能(Green Policy MBA),聽說~真的只是聽說,不是TMBA的人都會討厭TMBA,因為可以進到Kaist科技管理導向的TMBA,大多具有三星、LG等知名科技企業的工作經驗,而擁有這樣的資歷在韓國就是高人一等,忍不著散發出一股傲慢的氣息,著實讓人有點討厭嫉妒!我交換學生的program好巧不巧就隸屬於高人一等的TMBA,不管是韓國人或是國際學生,見面問我的第一件事往往都是「為什麼妳會選擇韓國?/為什麼你會選擇Kaist?」選擇韓國最直接原因有二,說來極度羞恥,其一不想離家太遠,適應不良買張機票兩個半小時就到家了;二是熱愛買韓貨的我,想要來這裡實地考察一下,觀察他們的市場結構順便採購?!!!當然這原因聽起來太幼稚,我絕對不可能跟外國人這樣講的,我的說詞完美無缺「台灣跟韓國在科技產業鏈上扮演同樣的角色,既是競爭對手,也是該學習的對象,所以我選擇來韓國交換。而我在台灣,研究所主修科技管理,Kaist在這方面研究領域非常出色,因此我選擇來這裡交換。」完美的答案,歡迎科管所以後要去Kaist的學弟妹抄襲。說到來韓國交換,女性友人多半表達羨慕「這樣你就可以買美妝、買韓貨了耶!」但男性友人很多很討厭韓國,被罵是韓狗狗不下十次。截至目前我的心得是交換學生不管去哪個國家,目的最終都是一樣的,學習來到一個新的國家,從零開始的重建自我的生活方式,是很難得的!套句商業專欄最喜歡奉勸年輕人的一句話,交換學生生活就是「踏出舒適圈。」如此而已。